以下是針對高電子材料(如MLCC、鋰電池電極)研磨需求的 Nikkato YTZ系列(釔穩定) 與 東麗無稀土氧化鋯球 的深度對比分析,涵蓋技術參數、應用適配性及未來趨勢:
參數 | Nikkato YTZ(Y?O?穩定) | 東麗(無稀土) |
---|---|---|
硬度(HV10) | 1,250(YTZ)、1,280(YTZ-S) | 1,250 |
斷裂韌性 | 6.0 MPa√m | 6.0 MPa√m |
密度(g/cm3) | 6.0 | 6.0 |
磨耗率 | 極低(超微纖維結構) | 更低(表面晶體優化) |
燒結溫度 | 約1500°C | 1300°C(節能40%) |
穩定劑 | 氧化釔(Y?O?) | 無稀土(避免供應鏈風險) |
關鍵差異:
耐磨性:Nikkato YTZ-S硬度略高(HV10 1280),適合超硬材料;東麗通過結構設計實現同等耐磨性且無稀土依賴。
環保性:東麗的低溫燒結(1300°C)減少碳排放,無稀土成分更符合ESG要求。
Nikkato YTZ:
優勢:納米級尺寸(φ0.03mm)實現高精度粉碎,釔穩定結構確保低污染。
局限:稀土釔可能引入微量雜質,對超高純度MLCC粉體存在風險。
東麗:
優勢:無稀土設計避免釔污染,表面晶體退化更慢,提升MLCC良率。
應用案例:已被日本頭部MLCC廠商采用。
Nikkato YTZ:
適用性:φ0.05~25mm全覆蓋,適合磷酸鐵鋰(LFP)正極的濕法研磨。
效率:粉碎時間比同類產品縮短2倍。
東麗:
創新點:在碳纖維、硅基負極研磨中減少金屬雜質,延長電池循環壽命。
成本優勢:減少更換頻率(壽命延長30%以上)。
Nikkato YTZ:
行業:釔穩定氧化鋯(YSZ)技術成熟,適配性廣,從電子陶瓷到醫藥均適用。
細分型號:YTZ-S專為超硬材料設計,硬度達HV10 1280。
東麗無稀土球:
顛性創新:首無稀土量產技術,解決稀土供應鏈“卡脖子"問題。
可持續發展:支持回收再利用(表面再研磨技術),契合碳中和目標。
優先選Nikkato YTZ若:
需求納米級研磨(如φ0.03mm);
預算有限且對稀土依賴不敏感。
優先選東麗若:
追求零稀土污染(如高MLCC、固態電池材料);
需降低碳足跡(如歐盟/北美市場)。
無稀土技術:東麗的低溫燒結工藝或成行業新標準,尤其面對稀土價格波動。
納米級競爭:Nikkato的φ0.03mm與東麗φ0.05mm在3D打印粉體領域的角逐將加劇。